料格外详尽。

他叫赵康,1988年出生,今年三十四岁。

毕业就进入**公司,工作十年,兢兢业业。

经济下行,公司效益不好,他又到了年龄的分水岭,比不上年轻职员有价值,上了裁员名单。

刚好,有猎头找上他,请他进另一家外资,薪资高出三分之一,但限期入职。

赵康果断递交辞呈。

结果外资企业以背调不合格理由,拒绝了他的入职。

赵康一时陷入了崩溃。

他本身就是最早一批买中烂尾楼的人,经济压力极大,还欠了不少贷款。

老婆更是和他闹矛盾,要离婚,带着孩子回了老家。

一时失业,他连老婆孩子的生活费都给不出来了。

他找到**公司,希望公司能念在十年情分上,多少给他一点儿补偿,却直接被拒之门外。

赵康发了一条厌世的朋友圈后,就进了烂尾楼,在自己那套房子里自杀了。

替他收尸的,是他妹妹赵萳。

第二张A4纸,就是赵萳的家庭住址,相关信息,以及一张照片。

普通的容貌,额间头发略卷曲。

我一眼就认出来,不正是电梯里遇到的那女人吗?

其余信息都无关紧要,我立即找到家庭住址那一条。

可我瞳仁一阵微缩。

赵萳的住处,并不在烂尾楼里!

“漕溪路,芳华小区。”

我手死死攥紧A4纸。

调查出来这些信息,是为了更好解决赵康的事情,知道他是谁,死因,或许就有对付他的办法。

有一个和他息息相关的活人,更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。

可赵萳没有离开烂尾楼。

我最开始的判断,是她应该也买过烂尾楼某一个楼层,这样一来,信息调查出来后,就能精准的找到她,而不是冒险引动烂尾楼里更多的鬼。

结果,赵萳的住处和我的推断,相隔十万八千里。

这样一来,相当于资料的作用大半部分都落空了。

不找到赵萳,仅仅知道赵康的死因,用处不大。

反倒是自杀的人都厌人厌世,我说出认识赵康,他恐怕会更凶厉!

“这

章节目录